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随州>随州文化
讲好随州文化故事
  • 发布时间:2022-10-21 09:03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涂小丽
打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连日来,我市文化界人士立足随州实际,聚焦繁荣发展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各抒己见。
  随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国务院1994年命名的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炎帝、编钟两张世界级文化名片。“文化是随州的底蕴,大会对于繁荣文化事业的重要论述,对我市而言是一次新的重大机遇。”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石正东说。
  石正东认为,随州要牢牢把握历史机遇期,以随州市城市文化活动中心综合体建设为龙头,带动广水市马都司“四馆三中心”、曾都区文化艺术中心和随县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着力建设编钟大剧院、编钟博物馆等特色文化场馆,尽快健全和完善全市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要立足特色文化资源,加大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力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积极探索差异化、错位式发展模式,推动我市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双进位;持续推进文旅融合,促进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市博物馆是随州历史文化的集成展示窗口。“市博物馆将加强对馆藏文物的研究与阐释,打造好编钟乐舞演艺,让文物活起来,让更多人关注博物馆、喜爱博物馆;组织好文物精品外展,深化国内外文化交流,扩大曾(随)历史文化的影响力。”该馆党支部书记项章说,“力争将随州市博物馆建设成全国领先、湖北一流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为随州文博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为基层文艺工作者,听了大会报告后我深受鼓舞,繁荣发展文学事业是作协团队义不容辞的责任。”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任儒举说。多年来,任儒举笔耕不辍,作协会刊《编钟》目前也已出刊百期。“我们将从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生动实践中,汲取营养、获取灵感、提炼主题,用心创作出一批有温度、有情怀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彰显文学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