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总人口达数百万,经考证共有上百个姓氏由姜姓繁衍而来。在漫长的岁月中、姜姓氏族世代繁衍,不仅分布于中华大地,而且世界各地都有姜姓分布。本文依据相关资料、对姜姓起源进行简要叙述。
图为作者与参加寻根节的文艺表演工作者的合影
一、古籍中对姜姓起源的论述
关于姜姓起源,《元和姓篡》《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氏寻源》等都进行了论述。
《元和姓篡》:“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氏焉。生太公封齐,为田和所灭,子孙分散、后为姜氏。汉初以豪族徙关中,遂居天水。”《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姜姓本炎帝,生于姜水,因以为姓。其后子孙变易他姓。尧遭洪水,共工之从孙佐禹治水,为四岳之官,以其主四岳之祭,尊之,故称曰‘大岳’,命为侯伯,复赐以祖姓曰姜,以绍炎帝之后。商孙太公望封齐,为田和所灭,子孙分散。汉初,姜氏以关东大族徙关中,遂居天水。蜀大将军平襄侯维,后裔孙明,世居上邦。”
《古今姓氏书辨证》:“姜氏,出自炎帝。生于姜水,因以为姓。裔孙佐禹治水,为尧四岳之官,以其主山岳之祭,尊之谓太岳,命为侯伯,复赐祖姓,以绍炎帝之后。夏商以来,分为齐、许、申、甫四国,世有显诸侯。其居戎狄者为姜戎氏。田和灭齐,子孙分散。”
《通志·氏族略》:“姜氏:姓也。炎帝生于姜水。因生以为姓。其后太公封于齐。世与周鲁为婚姻。历二十九世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或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又桓庭昌唐上元中准制改为姜氏。”
《姓氏寻源》:“姜氏,《说文》云:神农居于姜水,因以为姓。《晋语》司空季子日:‘炎帝以姜水成,故炎帝为姜氏。《水经·渭水注》云:‘岐水又东,迳姜水城南为姜水。”
二、姜姓的主要源头
据《元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氏寻源》以及姜姓家谱,姜姓的起源主要有如下几支:炎帝神农氏、伯夷之后、齐太公姜尚裔孙、古部族名和外族的改姓。
(一)炎帝居姜水,以水为姓姜,本指姜水。《说文》:“姜,神农居姜水,以为姓。从女,羊声。”
关于“姜水”地望,自古以来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水经注》作者郦道元说的“姜水”即“岐水”(岐水,在今陕西省岐水县西,源出岐山,南向与横水合流,入雍河),在今岐山县、扶风县的交界处。另一种说法,姜水是指今宝鸡市渭水之南的清姜河(原名清润水)。二者都在今陕西省宝鸡市境内,所以宝鸡被称为炎帝故里。
《帝王世纪》曰:“炎帝神农氏,母曰任娰,有娇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于姜水,是其地也。”“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娰,有娇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又曰魁隙氏,又曰连山氏,又日列山氏。”列山即现随州烈山,考古发现和地理遗存证明随州也是炎帝故里。随州周边的城市宜城,谷城,保康,神农架,从地名上佐证了炎帝自随州发轫,部落生存发展的痕迹。
《国语·晋语》引述晋大夫司空季子的一段话:“昔少典娶于有娇氏女,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传说中的炎帝,号烈山氏(一作厉山氏),又称神农氏,生活在距今5000年前的原始社会后期。他初为岐水支流姜水一带神龙部落首领,后来向东扩张到今湖北,河南、山东,山西一带。在部落之间交战中,炎帝被黄帝打败。但炎帝“尝味百草,宜药疗疾,救天伤之命……”他还发明相末等农业工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鉴手他的伟大贡献,世人把他和黄帝共同尊崇为华夏族领袖。
炎帝生活在姜水边,就以姜为姓。这是姜性中最早的一支。
(二)伯夷之后
炎帝部族和相邻的黄帝部族互相通婚。炎帝族和黄帝族一同向东迁徙,他们之间联合打败蚩尤部落联盟之后,内部又发生冲突。炎帝的裔孙共工氏,曾与颛顼争夺天下,加上共工治水失败,弄得国灭姓夺,炎帝的子孙被迫改从他姓。到共工氏从(堂)孙伯夷,帝尧时辅佐朝政,掌管礼仪,这一系炎帝子孙得以复兴。舜舞时正式任命他为秩宗,伯夷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禹代行天子之政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禹的“心吕之臣”(吕,据许慎《说文解字》:“吕,脊骨也,象形。”《新唐书·宰相世系》:“吕者,膂也,谓能为股竑心膂也。”心吕之臣意即心腹之臣)。
为嘉奖伯夷,帝舜晚年赐伯夷恢复祖姓姜,以继承炎帝之后,赐氏为吕,并封他为吕候,形成吕氏部族。
(三)齐太公姜尚裔孙
伯夷的后代,早年活动于甘青山岳地区,由于崇拜山岳之神,形成了四岳部落。在尧、舜、夏,禹时代,四岳成为部落联盟的山岳祭司,也是当时强大的部落之。当原始社会末期,吕部族由羌人分出,与亲族申部族由甘肃东部东迁。当中人迁至今陕西甘泉县之北的上申川时,昌人同时迁至上申川之北的吕川,即今志丹县东北的杏子河。杏子河发源于靖边县的白子山,东流注于延河,后流入黄河。吕人正是顺着延河河谷,东渡黄河,与申同时迁至今山西中部的吕梁山。今山西多宁县东南4公里有吕乡废城,这一带正是昌进入山西的落脚点。这里接近舜都蒲坂及夏都安邑,伯夷便在此接受帝舜的赐封,建立侯爵国吕国,世称吕侯。吕人在夏、商时世有其国,后又东迁至汾水中游肥沃的平原,霍邑(今山西霍县西南)今存古品城遗址。由于长期的移居,发展繁殖,到股(商)代末年,姜姓部族在东方所建立的国家已有齐、许、申、昌、纪、州、蔡、向等。吕与申,皆为四岳部落之后,属羌人的一支,是姜姓的重要分支。
吕侯的支孙吕尚,姜姓,吕氏(据《竹书纪年,帝系名号归一图》,又称他为臧丈人、吕尚,吕牙,吕望。人们又从其祖姓称他为姜尚、姜子牙、姜太公)、关于姜尚的身世、遭遇、武功、先秦的许多古籍记载各不相同,使人难辨是非真伪。仅就他的籍贯、就有不同的说法。几年前陕西省宝鸡市太公钓鱼台管理处管为研究姜尚的籍贯、从豫南吕姓封地,到古称东海都的山东郯城,最后来到河南卫辉。他们遍查各地、均未能查到说明吕尚籍贯的史实资料,更未发现任何历史遗迹。因此,关于姜尚为汲(今卫辉)人,却有多方面的论证依据。河南作为姓氏文化研究大省,在文化研究上把姜尚落籍在河南。
商朝末年、姜尚投奔周部落、在灭商建周中建立了盖世功勋,成为历史上杰出的政洽家、军事家。周武王称王天下后,姜尚受封于东夷族齐国故地,仍称齐国,他即是齐太公、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北)。齐国地处泰山以北,多处近海,地处僻远、发展农业的条件较差,受中原影响较小,东夷人的风俗习惯更为浓厚。齐太公在打败了东夷人莱侯的进攻、安定了封国后,对于东夷人的风俗采取了保留与因袭的态度。齐太公没有强制性地推行周朝的制度和礼仪文化,对于东夷人的传统习俗不是加以革除,而是加以因袭,只是对其君臣之礼略加简化。在经济政策和经济思想方面、齐国重视发展经济,利用靠近大海的条件,因地制宜,在抓好农业的同时,突出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齐民争为渔盐之利,齐文化更多地表现出许多工商社会文化的特点。齐国很快成为经济、军事强国。
周武王灭商后不久便病逝,其子成王姬诵继位。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辅政,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蔡叔等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商王纣子武庚乘机拉拢管叔、蔡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薄姑等郡,起兵反周。周公率领大军东征,齐太公参与了平叛。周成王策命齐太公在“东到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今山东、河南东部、江苏北部、河北南部)的范围内,对五侯九伯有征讨其罪的权力。齐国从此代替天子征讨不服从者,成为东方大国。
姜尚在兴周、灭商、治齐中的杰出贡献,使他成为一个妇需皆知的历史名人。
他被奉为我国的兵家始祖,所著《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桶,是我国最早的兵书之一。《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六韬》有很多军事之权衡与奇计,所以后世论述军事及周之暗中权衡,都以姜尚原有计划为宗。唐玄宗曾下令两京及天下各州各建一所太公庙。唐肃宗追封姜尚为武成王,按文宣王孔子庙的规格建立庙宇,很显然他已被尊为与文圣孔子同一级别的武圣。在宋代姜太公又被追封为昭烈武成王,宋仁宗时在武成王庙建立武学,姜尚被尊为武学鼻祖,成了武学的象征。南宋以后,姜尚的武圣地位逐渐被三国时的关公所取代,但在民间。他仍被尊为武将之首。元代刊印的《武王伐纣书》、明长篇小说《封神演义》将民间传说中的姜太公形象固定下来,确立了斩关封神的兵家创始人地位。
齐胡公时,齐国迁都薄姑(今山东博兴县东南)。齐献公时,迁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齐国最后定都于此。春秋初年,齐桓公在管仲等辅佐下,曾称霸诸侯,为春秋五霸之首。
齐桓公后的国君和执政大臣不恤民众,治国乏术,昏庸腐朽,新兴封建贵族田氏逐渐掌握齐之政权,最终取而代之。周安王十六年、齐康公十九年(前386田常的曾孙田和被周王室正式承认为诸候,田和仍沿用齐国国号,并迁齐康公于海滨。齐康公二十六年(前379),康公病卒,葬于今山东省烟台市芝区山。姜太公立的齐国至此断绝祭祀,田氏最终拥有齐国。
齐国国君世系为:
齐太公姜尚——子丁公及——子乙公得——子癸公慈母——子哀公不辰——弟胡公静——哀同母弟献公山——子武公寿——子厉公无忌——子文公赤——子成公脱——子庄公购——子僖公禄甫——子襄公诸儿——襄公堂弟公孙无知——襄公弟恒公小白——恒公子无诡——桓公子公昭——桓公子、孝公弟昭公潘——子齐君舍——昭公弟懿公商人——恒公子惠公元——子公无野——子灵公环——子庄公光——庄公异母弟景公杵白——子晏孺子荼——景公子祚公生——悼公子简公王——简公弟平公敖——平公子宣公积——子康公贷。
姜姓齐国衍生出齐氏、邱氏、丘氏、尚氏、望氏、畅氏、太公氏、将具氏、国氏、丁氏、丁若氏、崔氏、乐利氏、癸氏、厉氏、高氏、高堂氏、卢氏、赛、东宫氏、士强氏、仲孙氏、齐季氏、子襄氏、东郭氏、大陆氏、移氏、桓氏、庆氏、麻氏、孝氏、懿氏、栾氏、子雅氏、公旗氏、子尾氏、子乾氏、子渊氏、子工氏、子夏氏、雍门氏、阔邱氏、卢蒲氏、卢门氏、灵氏、景氏、翰公氏、公牛氏、白季氏、要氏、平氏、左氏、橄氏、左丘氏、间公民、间民、公纪氏、余邱氏、车门氏、虞邱氏、梁邱氏、即氏、南郭氏、北郭氏、古蒲氏、卢胥氏、善弋氏等,也有部分平民以祖姓姜为姓。
据山东省乳山县徐家乡岭村《姜氏族谱》云:田和篡位,变姜齐为田齐,将康公姜贷放逐到海滨康公城(今山东省烟台市芝果区宫家岛村)。公元前379年,康公姜贷病逝,其子孙散居于芝果地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东游,康公子孙怕秦始皇杀戮,东逃通天岭深山(乳山县徐家乡)。2014年,姜姓文化研究会在通天岭建碑纪念。
公元前210年闻秦始皇崩,姜氏下山择平垣地落居,后代念先祖通天岭隐居地,取名岭。后裔又分迁莱西、昌邑、莱州、文登、牟平等县。
(三)以古部族名为姓
姜戎,古族名。古戎人之一。原分布在瓜州(今陕西秦岭北约宝鸡至陇县带),逐渐东迁。周宣王三十九年(前789)讨伐姜戎,反为姜戎所败。后来,被秦国逼迫,周襄王时,其首领吾离率众迁晋南,归依晋国。周襄王二十五年(前627),姜戎曾与晋联合在肴击败秦国军队。这支戎人后来与华夏族融合,以部族名为姓,为姜姓。
(四)改姓
中国历史上,由于婚姻、仕宦、避祸、避讳等改姓他姓者屡见不鲜。姜姓有一支由桓氏改姓。宋代郑樵《通志》卷二十七《氏族略第三》载:有个叫桓庭昌的,唐肃宗上元年间被批准改姓姜。
(五)少数民族中的姜姓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本是汉族姓氏的姜姓,已为众多少数民族所拥有。
羌族是从殷商时期到现代活动在中国西部的民族名。它的名称来自东汉《风俗通》,这反映了羌人最初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因而得名。羌的来源,有史可考的,最早见于殷商时的甲骨卜辞。据甲骨文记载,殷商时的羌又叫“羌方”,有两大部落,一个是“北羌”,一个是“马羌”。他们活动的地域甚大,大体在今甘肃省的大部和陕西省的西部。《梁书·武兴国传》云:“武兴国本仇池……其大姓,有茯氏、姜姓。”《周书·氏传》:“世宗时,兴州人段托及下辨、柏树二县民反,相就率破皋兰戎。氏酋姜多,复率厨中氏、蜀攻陷落丛郡以应之。”北齐《僧静明等修塔造像》(天保八年)题名中,有姜仲侯等姜姓9人。北宋吐谷浑部中的羌人中有姜姓。今羌族有姓有名,姓在先,名在后,其中有姜姓。
满族姓氏的来源历史悠久,最早的可追溯到洪荒时代图腾崇拜。满族入关从汉姓,而将自己原来的姓氏称作关外老姓,清满洲八旗姓姜佳氏全部、章佳一部分,后改为姜氏。清代及近现代,满族姜姓中涌现出不少杰出人士。
从19世纪中叶开始,陆续有较多的朝鲜人从朝鲜半岛迁入,这是中国朝鲜族的主要来源。朝鲜族受汉族文化影响很深,历史上很早就有姜姓。
受汉族影响,侗族有名有姓,姓在先,名在后,其中有姜姓。清成丰(1885),在太平天国革命影响下,侗族农民领袖姜映芳领导侗族农民在贵州天柱县执营关帝庙举行武装起义,提出“打富济贫”和“打倒大户分田地”的口号,转战于天柱、三慧、剑河等地,后与张秀眉领导的苗族起义军合作,起义队伍发万余人。同治元年(1862)九月,姜映芳牺牲后,侗族农民领袖陈大陆率领起义兵,坚持斗争长达6年之久。
白族有姓有名,姓在先,名在后,其中有姜姓。
彝族也采用汉姓,其中有姜姓。
瑶族有姓在名,姓在先,名在后,其中有姜姓。云南省勐腊县纳么田乡草地岭、会落乡、金厂河乡有姜氏。
藏族中有姜氏。酥州土千户(四川省冕宁县桥乡酥州坝)姜喳,于清康熙四十(1710)投诚授职,传子姜启贤、孙姜文富。相传,多须一—女吃——雪弹生子鲁洁,鲁沾生三子:鲁枯梭雨,为冕宁县金氏、罗氏祖先;麻达乌氏为姜李氏祖先;乌儿枯雨为姚氏、魏氏祖先。
苗族中有姜氏。南孟(今贵州省剑河县南孟)土把总姜福海,乃开泰县人,于正时授职,传孙姜宣化。姜文勒《姜氏族谱》载:“太高祖姜春黎于顺治十(1654)迁居文斗(今贵州省锦屏县三江乡文斗)。”姜月楼,锦屏县瑶光村人时著名骨科医师。
土家族有姓有名,姓在先,名在后,其中有姜姓。
保安族有姓有名,姓在先,名在后,其中有姜姓。
此外,蒙古族、回族等民族有姜姓。
(作者:姜 翔 随州市烈山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北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