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随州>随州文化
忠孝两全杨祖宪
  • 发布时间:2018-08-29 09:29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杨祖宪,原名炳,字述庵,又字星若。祖父杨淳,是忠烈公杨涟第六代嫡孙。父杨征言,母陈氏,为人平淡。他幼年家贫,好学而无力攻读。叔伯祖杨沛是庠生,性情恬静淡泊,居家和睦,轻薄钱财。目睹胞侄征策与侄孙祖宪贫而好读,欣慰不已,既为之延请名师,又包揽求学费用,多年不懈。杨祖宪赴任博平县时,心系士子中贫而不能读者,或解囊相助,或代为谋馆授课。有人询问缘由,他说:“予家故贫,知寒士之苦也。”杨征策后举优贡(国子监生),官沔阳州学正。
  道光元年(1821),清宣宗诏令各州县举孝廉方正,应山人以杨祖宪乃忠烈哲嗣,为人恭谨宽厚,富有才学,名至实归,纷纷保荐。三院会考,他取得一等第三名。三年十一月参与廷试,恩诏“加六品衔,以知县用”。九年,吏部选拔他出任山东东昌府博平知县。
  博平地处要津,往来频密,办公车马向由民间轮流雇用,既有害农事,又难免差役需索,民间颇有怨言。道光十年莅任之初,杨祖宪就想予以解决:“余莅任兹土,勤求民隐,知此事之不便于民也,亟思裁革,以安农桑而杜弊端。”后来在他的协调下,博平三乡士民公议:凑京钱四十吊呈缴存库,以备办公,每年纳京钱四百吊给予商铺生息,按季拨付一百吊用来雇车马。章程议定,不准挪移分文,即便遇到官员升迁与店铺歇业,也不会受到影响。他行文上报,革除俗弊,新法得以实施。
  道光十一年(1831)春,杨祖宪重修《博平县志》,历时三月完成,亲自作序。邑人杨兆九赋诗颂道:“志记原来纪异奇,重修几次又堪思。循声不必夸三令,更有我公慎四知。”志书于道光十五年刊行。十三年春,他首倡兴建文昌宫,领头儿捐银三百两,购买中市街房屋一区予以改建,历时七个月,建成屋宇三十余间。博平原有仰山书院,荒废多年,他又提议扩建文昌宫为仰山书院,得到绅士捐资,广置学田,以助办学。他仿效博平先贤乌从善《书院公约》,拟定《书院条约》。
  道光十九年,杨祖宪调任莱州府掖县。自本年冬到次年春,地荒歉收,无业者饥寒交迫。他捐输俸银,搭设粥厂,并在青罗观散给衣物,活民众多。由次年九月起,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完成了八蜡庙、尊经阁及莱州府城隍庙的修缮工程,历时两年。而在此期间,莱州海域告警,处于“附郭首县(莱州、掖县,府县一城)”的掖县,沿海戒严:“述庵策守御,治城垣,更日昃不遑。”
  道光二十一年,杨祖宪筹划重修《掖县志》,值十年俸满,本将升迁,因“事繁政剧”,遂加一级留任。道光二十三年,“因输助军需,以同知用,在任候补。”不料足疾日剧,于三月二十四日卒于任所。掖县士民闻讯,恸悼万分。此时,其家人犹在奔忙,为旌表掖县五百九十四名列女筹措经费。当时,掖县季节病流行,贫困家庭无力购药。杨家人留在掖县,按他的遗言赶制药剂,施药救困。至次年三月,其灵柩方才归葬应山。
  杨祖宪原名杨炳,因杨涟曾任右副都御史,民间习称杨副宪,于是易名祖宪,以示不忘先祖。道光十三年,他重镌《杨忠烈公文集》刊行,书中附录杨征午所编《杨忠烈年谱》,使这部家藏首次进入公众视野,学界反响热烈。他写道:“始壬辰(1832)孟夏,迄癸巳(1833)仲秋。积岁余梓成,用以质诸海内,大人先生得共睹正气于披览之下。凡我云仍宗族,亦俨承提命于卷轴之间。”其以忠烈正气自勉而勉人。
  杨之易死难松江,不获配享应山忠烈祠,而杨氏又无家庙,杨门引为憾事。他为诸生时,即“有另立杨氏家祠之志”。道光十五年(1835),其祖父母及父母都受到封赠,此时创修家庙的愿望在他心中愈发强烈,但能做的只是捐钱修缮应山忠烈祠,救济族中贫苦户。
  道光二十四年,杨祖宪遗孀殷氏,将应山城南关四层自家商铺与北乡蔡家河七十四石田亩捐为族产,延请杨之易嫡派子孙商酌创建家庙。祭田租课祭祀之余,添置房舍,延请名师为族内弟子授课。冬月,祠堂建成,奉杨之易以下诸祖神主入内享祀。陈璧元在祠堂碑《述庵司马建修杨氏宗祠记》中,盛赞殷氏夫人求全杨祖宪未尽之孝:“而述庵之孝思展,殷宜人之硕德彰,二事而数善备焉。”
  杨祖宪本性恭谨宽厚,乐善不倦。京城建湖广会馆,他捐银十两,建京都应山会馆,他捐银二百六十两;应山县重修节孝祠,他捐钱四十串,文昌宫建拜厅,他捐钱一百串。为忠烈哲嗣,他孝心殷殷;为正气循吏,他无愧己心。(胡艳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