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随州>随州文化
楚昭王奔随
  • 发布时间:2015-08-12 10:35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苏杰
  • 审核:系统管理员
打印

    公元前506年,在楚国历史上留下奇耻大辱的一页,吴、唐、蔡三国联军击败强大的楚军,直捣京城。楚昭王狼狈地逃到随国。在随国的保护下,昭王免遭一劫。随、楚关系从此有了新的转机。昭王奔随的故事经久流传。
父埋祸根子遭殃
    昭王的父亲楚平王立名叫建的为太子,派伍奢做太子太傅,费无忌为太子少傅,照管太子。平王给太子建在秦国订下一门亲事,派费无忌前往迎娶。费无忌见秦女长得十分美丽,为讨好平王,劝平王娶秦女为妻,另给太子找个媳妇。平王被美色打动,便娶了秦女,而且非常宠爱。秦女生了一个儿子,即后来的昭王。
    费无忌因此而到平王身边任职。做了缺德的事心里总不安。他害怕太子继位后遭报复,便经常在平王面前说太子的坏话。平王对太子建越来越疏远,把他派到很远的地方驻守边防。不多久,费无忌又诬陷太子企图搞政变。平王将伍奢叫来审问,伍奢极力辩护。平王一面将伍奢关进监牢,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太子获得消息而逃走。
    费无忌又策划将伍奢和他的两个儿子伍尚、伍员(子胥)骗来一同处死。伍子胥劝兄长不要去,伍尚明知有危险,仍抱有救父的一线希望去了,结果同父一起丧命。伍子胥后逃往吴国,立下为父兄报仇的誓言,决心颠覆楚国。
令尹贪婪留后患
    在
随州如今的唐县镇,春秋时为唐国。公元前510年,唐成公朝见楚昭王。他骑去两匹骕骦马,此马是有名的良马。楚国令尹(掌管军政大权的官)囊瓦想要,唐成公却坚决不给。囊瓦将唐成公扣留达三年之久。
    唐国人知道唐成公被扣留的原因后,商量如何救出成公。他们深知唐成公十分心痛良马,便以看望唐成公之际,将他及随从一起劝酒灌醉,偷走骕骦马献给囊瓦,唐成公才得以脱身。偷马人回唐国后向唐成公投案认罪。唐成公说:这是寡人的过错,你们几位不要错怪自己。他赏赐了盗马者。
    蔡侯也因不愿献给囊瓦皮衣玉佩,同样被扣留已三年。当他听说唐成公已献宝马后,也被迫献出皮衣玉佩。蔡侯决心雪洗这次耻辱,他将儿子作人质,请求晋国派兵攻打楚国。晋国没有同意。
    囊瓦的贪婪已经给楚国留下了后患。
昭王狼狈逃随国
    公元前512年冬,伍子胥结识了著名军事家孙武,并向吴王推荐。伍子胥感到报仇的时机成熟,便向吴王建议伐楚,几次打败楚军。公元前506年,他又联合对楚国有怨愤的蔡国、唐国,同孙武一起向楚军发起更强大的攻势。三国联军同楚军在柏举(今湖北麻城、新洲举水流域某地)相遇,楚军大败,囊瓦逃往郑国。吴军乘胜追击,攻进楚都郢城(今湖北江陵)。楚昭王和他的妹妹、胞兄公子结等在少数人的保护下,仓惶出城。伍子胥没搜到昭王,于是将楚平王的墓挖开,拖出尸体,抽了三百鞭。
    楚昭王逃到“云中”(有的注在今荆门市境,因昭王从今钟祥旧口渡汉水入郧),找到一处藏身地,晚上睡觉时,遭强盗袭击。楚王又逃到郧地(原为郧国,被楚平王灭掉,故址在今京山境)。长途奔波,昭王的妹妹实在走不动了,也顾不上男女授受不亲,只好叫一名乐尹钟建背着。郧公有位弟弟见昭王来郧,就对兄长说:平王杀死我的父亲,如今是报仇的大好时机。我杀死他的儿子,这有什么不可以哩!郧公认为乘人之危是不仁。为防不测,郧公陪着昭王到随国。
随护楚王吴撤军
    昭王刚逃到随国,吴王亲自率领的吴军追来。吴王对随国人说:周朝子孙姓姬的,凡是封在汉川一带的,楚国都把他们灭掉了。上天垂示天意,降罚于楚国,你们为什么要保护楚王呢?周室有什么罪?你们如果报答周室,延及于寡人,以完成天意,这就是你随君的恩惠。灭掉楚国后,汉水以北的土地都可以归你随国。
    值得注意的是,《左传》在记述此事时,只说“随人”,从未提“随王”或“随侯”,由此可见随国的地位可能已很低了。随国在楚成王时就已成为楚的属国。
    在这样的背景下,随国的一些人听了上番话确实有点动心,就打算杀掉昭王。公子结(字子期)长得像昭王,他获知此消息后,将楚王藏起来,自己穿上楚王的服饰,对随人说:你们把我交给吴军,楚王一定可以免祸。随人用乌龟甲壳占卜一卦,卦显示把子期交给吴国不吉利。于是,随人对吴王说:以随国的偏僻狭小而紧挨着楚国,楚国确实保存了我们,而且世世代代都有盟誓,至今没有改变。如果有了危难就抛弃别人,又怎么能事奉君王!何况楚王不在这里,执事所担心的并不在于一个人,如果你们对楚国境内加以安抚,我怎敢不听您的命令。
    吴王认为说得有理就撤退了。
    楚昭王十分感谢随国的救命之恩,割取公子结胸口的血和随国盟誓,从此以诸侯之礼对待随国。楚王派申包胥去秦国请求出兵援助,秦国没同意。申包胥在秦宫靠着墙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为之感动,并赋诗一首,同意派兵车五百乘,援楚打吴。第二年的六月,秦军打败吴军。七月,秦楚联军灭掉唐国。这年秋天楚王从随返郢。
相关史考说曾侯
    昭王奔随,有两个值得考证之事。
    据《左传》记载,楚昭王在随国时,住“公宫之北”,时间长达近一年。后人将他住过的地方称“楚昭王城”。清同治《随州志》引《史记正义》说“楚昭王城在随州随县北七里。”据文物部门1957年普查,认为楚昭王城在今北郊星光村“荒草子遗址”。窃以为,如果这里是“公宫”遗址,随国都城及宫殿就应在此附近。然而没有其他考古资料能说明这里有随国都城遗址,故难确定“公宫”的方位,只能有待考古新发现来证明。
    另一值得研究的问题是,楚昭王的儿子楚惠王给曾侯乙送   钟应同随国保护昭王之事有关。根据考古鉴定,曾侯乙死于公元前433年左右,年龄约42—45岁。保护昭王的那位“随人”应是曾侯乙的父亲。曾侯乙能享受“侯”一级的侍遇,并受到楚国最高的礼遇,正是随楚关系改善的结果。
    昭王奔随的故事为我们研究随国的历史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史料。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