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随州>随州特产
“湖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2024年年终总结交流会”及省科技服务“515行动”食用菌团队项目推进会在随州市隆重召开
  • 发布时间:2024-12-25 15:41
  • 信息来源:随州市政府网站编辑部
  • 编辑:罗皓月
  • 审核:罗皓月
打印

12月21日至22日,“湖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2024年年终总结交流会”及省科技服务“515行动”食用菌团队项目推进会在湖北省老区随州市隆重召开。来自全省的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协会及企业家代表共50人参加了会议。

其中来自武汉、宜昌、十堰、襄阳、荆门、黄冈综合试验站的科研人员,就食用菌农法栽培与病虫害防控岗位、设施栽培工艺与技术岗位、采后处理产品加工岗位等科研成果进行了学术交流。

中国菌物学会大球盖菇分会会长、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边银丙,中国食用菌协会香菇分会副会长、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食用菌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高级农艺师王卓仁分别作了学术报告。通这此次学术交流,有效地促进了科学信息、思想、观点等的沟通和融洽。

随州人工科学食用菌种植,从1979年的2万棒,4万斤,发展到2023年3.25亿袋,70万吨。建起食用菌加工企业185家,其中规上企业43家、国家级2家、省级14家。2023年全市香菇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生产基地长足发展,香菇产业链产值超过500亿元,出口创汇10.2亿美元,占全市农产品出口98%,全国出口的30%多 。“随州香菇”区域品牌值为176.28亿元,居全国160多个食用区域品牌之首。  

香菇是随州特色产业、富民农业产业,得天之赐,得地之灵,得人之和,得政之惠。5000多年前,炎帝神农在随州“植五谷、尝百草”,菇乃百草之一。1978年,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新美从日本带回优质菌种,在随州千百年传统种菇基础上,试验、示范、推广,开“菌丝”栽培香菇之先河,带动全市30万人从事香菇产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指出,世界香菇看中国,中国香菇看随州。

为推动食用菌机械化发展,随州建有食用菌机械制造公司51家,生产涵盖粉碎、拌料、制棒、封口、灭菌、刺孔、注水、烘干、分选、切片、剪腿、包装等10多个类型、100多款大小型机械设备,掌握数码机械制造“芯片”,拥有发明专利180余项,年产食用菌专用机械设备5万多台套,创产值达6亿多元。部分机型长期占据全国食用菌机械设备30%以上的市场份额,产品出口到韩国、俄罗斯、越南等国家。

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中国古乐之乡,“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花菇之乡”、“全国现代香菇起源地”、首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出口食用菌专业型示范基地”和“全国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拥有“全国区域公用品牌‘随州香菇’”等一串“金字”招牌 。

为发展特色产业食用菌,随州历届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为推动香菇产业可持续发展,先后出台了“香菇十条”等多项优惠政策。市领导担任“链长”,千方百计延链、补链、强链;各地各部门当好贴心的“店小二”,为企业解决痛点难点,助力香菇企业加速融入“双循环”。

会后专家、教授们深入湖北宝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长久菌业有限公司,进棚入厂进行了技术指导。

此次会议是为习近平总书记做好2025年“三农”工作“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重要指示的具体贯彻落实。

“勤不言苦  行不畏难。只要我们勇于担当作为、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把工作往实里抓、往深里干,以推进我市发展特色产业富民,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抓手,依靠科技推动随州食用菌产业数智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在有限时间里,为菇农做更多的实事、办更多的好事。就一定能推动特产食用菌产业新质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随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鲁健说。(通讯员:毓 石守京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