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随州>随州特产
广水:“新农人”让胭脂红桃火“出圈”
  • 发布时间:2024-06-17 09:38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6月14日,广水市艾姑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刚采摘下来的胭脂红桃被套上防撞网套,等待装箱,运往各地。
  艾姑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付艾华忙得脚不沾地,自胭脂红桃成熟以来,每天早上她都会带领工人穿梭在桃园,忙着采摘、搬运、装箱和发货。
  付艾华是广水市余店镇人,曾跳过农门,南下务工多年。2016年,她辞去了月薪过万的销售工作,返乡当起了“新农人”。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感知,付艾华注册了电商公司,发挥自己多年积累的销售经验,主攻电商销售。
  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抖音、微店、淘宝等平台,都是她的“用武之地”。“胭脂红桃、余店‘三白’蔬菜、土鸡蛋……乡亲们家里有什么就卖什么。”付艾华介绍。
  “返乡后,我还种了约2000棵胭脂红桃树,年产量逾6万斤。现在网上‘爆单’了,平均每天要发出一万多斤桃子。”付艾华边说边晒出了前一天发布的一条短视频,只见一箱箱打包好的胭脂红桃堆成了小山,整齐地码放在顺丰货运车前。
  胭脂红桃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果皮淡红、果肉深红,因食用后嘴唇如抹上“胭脂红”唇膏而得名。其汁多味甜,生桃口感爽脆,熟桃软糯香浓,深受消费者喜爱。2010年,胭脂红鲜桃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0年入选湖北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20强,成为广水的一张“金名片”。
  过去,受本地市场小、储藏周期短、运费高等因素制约,胭脂红桃利润低、常滞销。在付艾华等“电商达人”的带动下,胭脂红桃一改“养在深闺”无人知的窘境,“身价”倍增,从过去1元每斤翻至8元每斤。
  和付艾华一样,专注胭脂红桃销售的返乡“新农人”,还有蔡河镇木搭桥村的杜帅。木搭桥村种植胭脂红桃历史悠久,全村种植面积600余亩。
  “端午送好礼,首选胭脂红!广水胭脂红桃,吃出儿时的味道!”在胭脂红桃开园前,杜帅推出创意宣传语,自己设计、拍摄宣传短视频,联系本地网红大V转发,积极开展预售。
  “我们统一设计、订购外包装,统一发货。村里胭脂红桃销售红火,目前销量约180万斤。”杜帅说。
  借助农村电商的风口,胭脂红桃销售价格稳步提升,但桃农对种植技术、品牌打造、销售渠道的需求愈发强烈。
  为破解难题,今年1月,杜帅邀请随州农技站种植专家对蔡河镇的100多户桃农开展培训,向桃农详细介绍施肥、病虫害防治和修枝整枝等知识。他也不定期向桃农传授选果、打包、网上发货等电商销售经验,同时着手注册“广水胭脂红鲜桃”地理商标。
  如今,杜帅已培养50多位网店店主,年均带动1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1万余元。
  据统计,2023年广水市胭脂红桃种植面积达1万亩,种植农户1000余户,相关从业电商1200余家,年产值达1.2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