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随州>随州特产
广水市城郊街道杨河村富硒葡萄基地见闻
  • 发布时间:2021-08-04 09:0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涂小丽
打印

7月30日,广水市城郊街道杨河村富硒葡萄基地里,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簇拥在枝头,娇嫩欲滴,令人垂涎。“‘翠玉’葡萄就像玉石一样晶莹剔透,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甜度在20以上,比一般的‘阳光玫瑰’香味更浓。”基地负责人孙国春说。
  硒是人体所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具有防癌抗癌、延缓衰老等功效。富硒葡萄是指在含有硒元素的环境中生长,硒含量达一定比值的葡萄。硒元素能为葡萄增值,吸引更多的回头客。
  孙国春今年49岁,之前在广东务工,办过工厂,2017年返乡时发现大片土地荒废,他当即决定把工厂迁回杨河村。经多方考察后,他流转了30亩土地,从中国农科院引进夏黑、巨峰、金手指、阳光玫瑰等十多种新型葡萄品种进行种植。
  当下正值葡萄转糖期,孙国春和七八个农户忙着修枝剪叶。“叶片太密集,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会消耗大量能量和水分,影响生长;叶片太稀疏,光合作用不够,转糖不充分,果子不甜,30%的透光率能使光合作用最大化,是最适宜葡萄生长的。”孙国春说。
  小小葡萄藏着大大学问。除了稳定的透光率,适宜叶果比、水肥比、果肥比亦是让富硒葡萄达到最佳生长的“秘方”。基地每到挂果期、膨大期和转糖期,都会邀请中国农科院专家实地指导,推行标准化统一种植模式。“为提升葡萄的含硒量和品质,我们每到挂果期就会进行疏果,将过万斤的亩产量控制至2500斤左右。”5年下来,孙国春俨然从一个“门外汉”成为葡萄种植“土专家”。
  然而,种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去年下大雨,基地被淹没了半米深,几乎绝收。”孙国春说,“树就像是人,害了一场大病。”水位退后,孙国春带领村民密植葡萄,尽快恢复产量。
  孙国春坦言,今年产量基本恢复,但口感尚未达到理想状态。“待十月份葡萄罢市后,我们就要开始为葡萄枝‘剪发’,去除副梢,保留主藤。新梢长出后,明年葡萄的品质、口感会更好。”除了“剪发”,基地今年还将进行“疏棵”,届时每棵果树占地面积将扩大到原来的50倍左右。
  基地常年带动六七人务工,农忙时吸纳二三十名劳动力。脱贫户孙宝宗年过六旬,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他的儿子有智力缺陷,妻子身体欠佳,一家三口原来靠几亩薄田为生。覆地膜、疏果、牵引、施肥、剪发……来到基地后,他每天都有活干,月收入两三千元。“比打工强,还能照顾家人。”孙宝宗高兴地说。
  目前,富硒葡萄走俏商超,不愁销路。“按市价20元一斤收购,每亩收益三四万元左右。”孙国春算了一笔账,“前期投入基本回本。”现在,孙国春正计划着开放基地,吸引游客前来观光、采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