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交错的挂面架上,雪白的奎面层层叠叠,如珠帘一般打散了光影。制面师傅在其中来回穿行,影影绰绰中呈现着丰收的喜悦。
应山奎面,又称“银丝贡面”,是湖北省广水市传统美食之一。
相传,明末清初,应山县(广水市旧称)人吴太盛在四川夔州习得挂面手艺,携妻回到应山,在草街以开面铺谋生。后经吴氏几代人不懈努力经营和工艺创新,到清末时面铺已初具规模并小有名气。
1905年,京汉铁路建成通车后,晚清重臣李鸿章巡视湖广路过应山,应山知县购奎面10余担相送。李鸿章遂将其带回北京,作为地方特产敬献慈禧太后。慈禧太后食后,赞不绝口。从此奎面贵为皇家食品,名声大噪。
2006年,应山奎面被列入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广水乃至湖北地区传统美食名片。
“应山奎面制作工艺极为严格,必须手工制作,选用广水本地优质面粉、土鸡蛋、小磨香油和食盐等原料。”应山奎面传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李重生介绍,“制面时,面粉‘拌’必均、‘和’必柔、‘揉’必慢、‘搓’必匀、‘拉’必沉。十五字方法完美结合,才能做出细如丝、色如银的成品空心奎面。”
应山奎面“色泽白、根条细、不连条、不浑汤”,不仅口感细腻、清爽,而且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钙等多种营养成分,易于消化吸收。
步入新时代,广水市积极推进这一传统技艺保护传承。
借力新技术,对应山奎面制作工艺、历史渊源、相关传说和文化背景进行详细记录和数字化保存,续航传统技艺“生命力”。成立应山奎面传承基地和生产基地,优化制作工艺,让非遗产品走出“深闺”、走进市场,实现自给自足良性循环。鼓励传统手工艺人打破门户之见,主动传艺授艺,培育非遗“青春力量”。利用多种媒介宣传应山奎面文化底蕴和制作技艺,鼓励市民共同参与保护,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良好氛围。
一碗空心面,盛赞上百年。应山奎面制作技艺在广水市已流传了数百年,一碗面凝结了群众智慧、凝结了百年风雨、凝结了烟火日常。现在,应山奎面受到了越来越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百年奎面的未来,也许会更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