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和暴雨洪涝灾害等多重考验,保持定力,凝神聚力,精准发力,扎实推进“圣地车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发展更趋稳健。全市经济稳中有进、进中向好,预计主要指标增速继续好于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在全省实现“保五争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达到850亿元,同比增长8.1%。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3%,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2亿元,增长15%、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5亿元,增速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亿元,增长11%。实际利用内联资金270亿元,利用外资1.29亿美元,分别增长11%和12.8%。外贸出口11亿美元,居全省第五位。节能减排等控制性指标全面完成。
(二)投资支撑更趋有力。全市新开工项目1570个,增长9.3%,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6个,完成投资455.6亿元、增长30.5%。汉十高铁和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加快建设,齐星万和100兆瓦农光互补电站、先觉庙100兆瓦地面光伏电站并网发电,500千伏区域电网改造项目进展顺利。青岛啤酒20万千升生产线、恒天新能源汽车柔性总装线建成投产,程力5万辆轻卡、金龙集团新型PVC塑胶卷材地板、红星国际广场一期等项目基本完工,中航奥龙应急装备、广同智能装备等项目加快推进。
(三)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生产实现丰收,总产达到157.4万吨。新增流转土地15.8万亩,总面积84.6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的45.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新增农民合作社398家、家庭农场114家。鼓励资本上山下乡,带动特色农业发展,木本油料种植面积突破60万亩,建成全省最大的油茶、核桃种植示范基地。支柱工业升级增效。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400亿元,增长11.4%;工业用电量增长8.01%,增速高于全省6.0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工业产品销售率居全省第一位。专汽产业量质齐升,产值增长15%;成功举办全国应急产业发展大会,启动建设国家专汽质检中心,我市被授予全国专用汽车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食品工业聚集发展,成功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天星粮油跻身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全国食用油加工企业50强。电子信息产业增速高于规模工业,波导公司实现出口2.5亿美元,成为全市出口规模最大的龙头企业。新兴产业成长兴旺。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新增装机40万千瓦,发电量占全省三分之一,首座电动汽车快充站投入使用。电子商务增势强劲,电商交易额110亿元、增长28%,快递业务量增长45%。全域旅游扎实推进,千年银杏谷、西游记公园、大洪山景区入选湖北最具价值旅游品牌,全年接待游客202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4.8亿元,分别增长15%和14.2%。创新发展取得成效。主导成立全国专汽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成湖北省香菇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增省级企业研发平台6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3家、总数达到91家。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分别达到17件和90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5亿元,增长12%,增速居全省前列。
(四)改革攻坚更趋深化。全力实施供给侧改革“十大工程”,“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明显,企业库存、负债、运营成本不同程度下降,房地产市场保持稳定,中心城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30.03万平方米、增长65.6%,农民购房占比达到60%。出台降低企业成本七条举措,部分困难企业重组盘活,“退二进三”启动搬迁企业近200家。深化“放管服”改革,“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全面实施,新登记市场主体3.1万户,总数达到15.9万户,注册资本突破1000亿元。建立权责清单,行政权力事项减少23.4%。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着力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市金融控股集团组建运营,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信贷投放103.3亿元,增量存贷比达到57.29%、提高8.36个百分点,余额存贷比48.29%、提高1.15个百分点;全国首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发放贷款7600万元。直接融资实现重大突破,泰晶科技成为我市首家A股主板上市企业,新增四板挂牌企业8家。争取专项建设基金项目38个、资金25.67亿元,居全省前列。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新增混合所有制企业6家,总数达到34家。中心城区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制定出台,环卫市场化改革全面实施,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公车、城乡医保制度整合等改革进展顺利。
(五)城乡发展更趋协调。大力实施重点市政工程建设,麻竹高速浪河互通、白云湖健康公园、传媒大厦、城南污水处理厂一期、随州农副产品物流园一期、城南新区中环路、交通大道综合改造等项目建成使用;氵厥水一桥、涢水一桥、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综合体、编钟音乐大剧院、高铁站前大道、东护城河治理等项目加快推进。建成474家小餐饮示范店,改造完成东兴、鹿鹤、五眼桥农贸市场,中心城区旱厕全部消灭。村镇面貌加快改善,长岗镇跻身首批中国特色小镇,淅河镇、洪山镇荣登全国千强乡镇榜,桃源村获评全国十佳美丽乡村典型范例,新增10个省级宜居村庄。掀起城乡绿色革命,规划实施中心城区“一轴一环三片”生态工程,完成造林绿化23.6万亩,随南“百里画廊”基本建成,新316国道打造成44公里生态景观走廊。启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并开展领导干部专项审计,从严有力整治环保突出问题,全面实行城区“禁鞭”和秸秆“禁烧”,全年空气优良天数多于上年、占比69.4%,PM10均值88微克每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4.6%;地表水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环境质量企稳向好。
(六)社会发展更趋和谐。众志成城抗洪救灾,1870户因灾倒损房屋全部完成重建,水毁设施修复项目完成80%。强力推进精准扶贫,5万人脱贫销号、21个贫困村脱贫出列,易地扶贫搬迁2424户、5130人。创新开展光伏扶贫,新建50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223个,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光伏扶贫贷款18.9亿元。做好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亿元,扶持创业1216人。五项社会保险继续扩面,建筑行业工伤保险参保农民工1.7万人。扎实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白云湖学校正式开学,新建、改扩建校舍6.5万平方米、幼儿园31所,高考一本上线率达到20.4%,5名学子被北大、清华录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全覆盖,新农合保障水平继续提高,市中心医院顺利通过三甲评审,我市入选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全面二孩政策有效实施,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下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持续开展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新建50个农村综合文体广场,擂鼓墩文物保护区涉军队用地置换方案已与军方达成一致。加快安居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开工9052套,基本建成7905套,分配入住5623套。住房公积金新增缴存8120人,新增归集7.1亿元,贷款和提取11.3亿元,信息化建设在全省率先达到国家标准。不断创新社会治理,“三民工程”纵深推进,e+为民服务体系覆盖412个村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再上台阶,广水叶星梅家庭被授予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光满·爱心红丝带”党员服务队荣获“中国好人”称号,6个先进典型入选“荆楚楷模”,“十星级”创建广泛开展。平安随州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完善,化解各类信访积案600多件,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七)政府自身建设更趋高效。依法履行政府职能,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办理人大建议73件、政协提案104件。法治政府建设取得进展,行政事业单位和村、社区聘请法律顾问基本实现全覆盖,广水市被评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市。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全面推进履职尽责,创新开展行政效率不高、行政执法不公“两不”专项整治,曝光突出问题73个,问责179人,倒逼干部作风持续好转。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推进政务公开,“长江云·云上随州”移动政务新媒体平台上线运行。运用大数据开展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查处了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与此同时,新闻出版、文联、社科联、外事侨务、对台、民族宗教、援疆和国防教育动员工作得到新的加强,工青妇、儿童、残疾人、红十字会、无偿献血、老龄和慈善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审计、统计、国调、质监、物价、供销、机关事务、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档案、保密和地方志工作实现新的进步,邮政、通讯、无线电、石油石化、烟草、民防、消防、水文和气象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这五年,战略规划引领发展,综合实力持续跃升。我们深化市情认识,明确战略定位,找准发展坐标。“圣地车都”省级战略全面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纳入国家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和湖北“一主两副多极”战略。全市经济倍增发展、跨越赶超,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是2011年的1.6倍、1.7倍、2.75倍和2.74倍。县域经济协调竞进,各县市区主要指标实现翻番,随州高新区进入国家高新区行列,大洪山“佛教名山”建设如火如荼。发展底盘越做越大,累计完成投资3950.3亿元。交通条件大为改善,高速公路万人拥有量全省第二。文化品牌越擦越亮,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连续八年成功举办,发展软实力显著提升。
——这五年,转型升级步履坚实,产业特色持续彰显。我们提升特色优势,多点发力转变发展方式。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三次产业之比调整为16:48:36,高新技术产业占比11.4%。实施专用汽车、食品工业千亿元产业推进计划,两大产业占比超过规模工业“半壁江山”。入选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达到6个,电商、物流等新业态新经济蓬勃发展。建成10个风电场和4个大型光伏电站,新能源装机突破100万千瓦,我市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能源大市。
——这五年,先行先试成果丰硕,开放空间持续拓宽。我们大胆探索,创新实践,全面激活发展动力。商事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光伏扶贫、医养融合、混合所有制、不动产统一登记等一批“随州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我市和曾都区成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单位。行政审批、医药卫生、食药监管、教育文化、城管执法、国资监管等重点改革纵深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收获硕果,湖北银行、交通银行布点随州,企业债券累计融资46.3亿元,挂牌区域股权市场企业达到21家。外向型经济加快壮大,出口总额稳居全省第五,农产品出口稳居全省第一,香菇出口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出口市场拓展到134个国家和地区。
——这五年,城乡建设突飞猛进,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我们坚持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提升城市能级,协调区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一倍,达到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9.2%,提高8.9个百分点。“3+3”城市品牌创建圆满收官,“五城同创”扎实推进,随县和广水市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我市被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全省首个环保模范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1.8%,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位于全省前列,生态优势更加显现。随州,每天都有新变化!我们共同的家园,生机勃发、更具神韵!
——这五年,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我们坚持兜底民生,共建共享。民生领域累计投入47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9%。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11.1%,分别达到24660元和14160元;累计脱贫11.9万人,城镇新增就业突破10万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教育文化、医疗卫生、食药安全、社会治理服务等事业协调发展,全市人民的自豪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