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随州>圣地车都
齐星集团—— 拉弓满弦,红红火火开新局
  • 发布时间:2025-02-13 08:52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徐斌摄·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刘诗诗 实习生 张元媛
  2个月发出4趟中欧班列,新能源、特种车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20%……
  开年以来,齐星集团龙头企业强势领跑,抢抓开局大好时机,铆足干劲忙生产,开足马力赶订单,呈现“开门红”的火热势头。
   出口:搭乘中欧班列“出海”
   “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2月7日,2列中欧班列——92个集装箱满载齐星车身及零部件产品,从中铁武汉局随州厉山站出发,25天后将到达中亚地区。目前,齐星集团已通过中欧班列出口4列货物,货值约8000万元,奏响新年“开门红”。
  近年来,齐星集团瞄准海外市场抢订单,出口形势节节攀升。“国外客户可没有春节假期,订单不等人。”齐星集团副总经理童建平介绍,春节假期,该公司60余名生产、装运工人在岗轮守,确保货物按计划发出。
  “过去产品出口主要通过海运,平均耗时3个月。现在货物直接在工厂里装进集装箱,搭乘中欧班列发送到中亚,只需25天左右客户就能收到货。”童建平说,“相比以往从武汉中转,耗时更短,成本可以节省约10%。”
  作为随州专汽领域领军企业,齐星集团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嵌入全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齐星集团董事长郑强说:“今年,我们将在中东、俄罗斯、东南亚开拓更大市场,争取更多订单,力争出口达到5000万美元。”
   创新:影视制作车单台售价超千万   一辆车搞定一部剧
  在齐星集团特种车辆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影视制作车。“1000多万元一台,对方一下订了10台。”齐星集团副总经理李永伟介绍,“目前我们已经交付了4台,2月将交付第5台,计划6月前全部交付完毕。”
  2022年,国内某知名影视制作公司面向各大专用车生产企业提出影视制作车合作研发需求。“我们有电视转播车生产经验,而这台车上所有设计都是针对影视拍摄需求量身定制,可以说一台车就能搞定一部剧。”李永伟带领10多人的研发团队,围绕车身结构、电路设计、程序编写等环节反复实验,最终拿下订单。
  影视制作车配备各类型号的显示器、剪辑机、信号传输装置、监控摄像头等设备,影视制作团队在车内就可以完成画面监看、实时传输、同步剪辑等操作,有效解决影视制作周期长、转场慢、后勤保障难等系列问题。去年5月,首台影视制作车下线交付。
  眼下,微短剧制作火爆,李永伟又瞄准了新的市场需求:“我们正在研发两款新车型,来匹配不同剧组的拍摄需求。”
   订单:新能源、特种车订单饱满
   比去年同期增长20%  在齐星集团车身公司总装车间,一台台驾驶室经过一道道工序,“走”下生产线,工人们铆足干劲,拉满生产“进度条”,赶订单、保交付,奋力冲刺“开门红”。
  齐星车身是湖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专业车身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与徐工、三一、金龙等10余家知名企业配套,年产能可达10万台。
  近年来,齐星集团紧跟前沿风口,瞄准智能化、新能化、绿色化方向,在传统产品上做“减法”,压缩转型,在优势产品上做“加法”,提档升级,促进专汽产品向高端特种车以及新能源重卡、中卡、轻卡及出口方向发展。该公司与南京金龙、江苏零一、成都壹为等企业合作,开发了系列新能源驾驶室产品。
  “新能源车型订单同比增长20%,排到了3月份,特种车产品订单激增,形成新的增长点。”齐星车身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刚说,“正月初四开工以来,我们正在赶制一批徐工集团的吊机车身订单,我们对这款产品的外观、内饰、功能等进行了升级,每天下线交付60台。”
  老项目稳基础,新项目齐发力。“力争全年车身自营、整车配套和出口1.6万台以上,制造业板块净增产值3亿元以上。”郑强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