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随州>圣地车都
新气象新动能——感受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之二
  • 发布时间:2019-05-13 09:1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今年一季度,裕国股份随县香菇科技产业园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工业旅游日渐红火。据悉,今年仅工业旅游一项,可为裕国股份实现净利润2000多万元。
  调研发现,我市不少民营企业经过转型升级、战略调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呈现出新气象,为品质随州建设注入新动能。

 

融合发展渐成气候
 

     在广水,湖北大自然农业的小龙虾正是生产旺季。该公司董事长杜向东介绍,一季度已实现产值6000多万元。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出口将超过3000万美元。
  据介绍,该公司推广引导群众开展稻虾连作,面积已突破5万亩。农户养殖的小龙虾,经大自然农业收购、加工后,可出口美国、欧盟等国家、地区,价值实现翻番。“通过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带动农户增收,实现企业发展。”杜向东说。
  调研中发现,不少企业尝试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湖北天星粮油通过订单式农业,带动农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大随通物流公司通过电商、技术培训等方式,实现企业多业态发展;随州田丰土产公司推动林果经济林建设,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取得不错的效益。
  融合发展最为成功的属裕国股份。该公司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尤其是工业旅游的开发,引领企业成功转型。该公司将香菇深加工成即食产品,成功外销,实现内销、出口两条腿走路。
  目前,裕国股份已成为我市首家“四化同步、三产融合”示范工业旅游景区。该公司副总经理卢华东介绍,公司将不断研发更新产品,深挖香菇文化,做优旅游路线,更好地实现融合发展。

 

扩能升级释放动能
 

     目前,位于随州大道东侧的黄鹤楼酒业搬迁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据介绍,该项目投资超10亿元,建成后,随州基地原酒产能可达到8000吨,年产值超过10亿元,成为我市又一个税收过1亿元的企业。
  走进各县市区,均能感到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生机,不少企业选择扩能升级,释放发展新动能。
  在随州高新区淅河化工园,犇星新材料产业园初具规模,一期项目已经投产,正在进行二期建设。该项目可年产农药产品及中间体7万多吨,实现年销售收入17亿元。在此项目推动下,犇星公司一季度总产值达到7.2亿元,同比增长16.8%。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3%,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46.3%,培育工业发展潜力。全市40多家企业实现机器换人、产品换代。
  湖北三峰透平生产形势红火,尤其是地铁类风机的订单已排到7月份。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周涛介绍,在地铁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引领下,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地铁风机今年可实现产值2亿元。该公司在武汉成立研发中心进行技术创新,并先后从日本、捷克、丹麦等国家引进五轴加工中心、旋压机、数控设备、焊接机器人等新设备,满足新型风机研发和量产的需要。
  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民营企业经过几年的转型摸索,已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取得突破,产品的产量及销售量稳步提升。一季度,全市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1%,位居全省前三。

 

科技因子注入企业
  

       对于随州民营企业而言,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调研发现,民营企业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在不断增加,科技因子已渐渐注入企业。
  位于随县的湖北双星生物,自主研发的可吸收骨修复替代材料受到省委书记蒋超良的点赞。该公司总经理廖书辉介绍,公司新研发的创面修复医用敷料市场前景很好,尤其是对剖腹产、外科手术等患者具有较好修复疤痕的疗效。
  在科技的支撑下,湖北双星生物的研发产品在全国市场份额超过了10%,是全市唯一一家生产骨填充材料产品的企业。
  调研中发现,大多数企业在科技研发上加大了投入,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专家工作室等多种途径,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推动产品升级,抢占市场。
  随县洪山镇,瑞硕电子公司的生产线上一片忙碌。这家专门生产手机充电器里变压器的企业,产品已获得华为、小米等知名企业的认可,去年实现产值4000多万元。该公司人力主管江珍珍介绍,企业正在推进机器换人,降低人力成本,缓解招工难。
  每年,我市都会对推进科技创新的企业给予奖励,推动产业升级。去年,市科技局给予8家民营企业市级科技项目资金400万元,给予11家民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补贴58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