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如黛,近景翠绿。7月10日,记者在随县草店镇大石村山岗地上看到,一行行、一层层、一排排的油茶树绿涌翠滴,淮河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万亩油茶基地雏形初现。
2012年以来,淮河源公司在草店镇流转两万亩山场,建设淮河源生态科技产业示范园,该公司看中了茶油这一仅次于橄榄油的优质油料品种,在草店镇大胆推广油茶种植。目前,大石、雨蒙、王子城等村均形成数千亩至上万亩的大型油茶种植基地。
草店镇位于随县北部,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荒山占据近半面积。如何实现快速发展,唯有向荒山要“效益”!近年来,该镇依托、发掘生态资源,鼓励、扶持涉农绿色产业发展,在创新实践中打造出一条绿色产业链。
打好 “荒山牌”,念好“林字经”,一批企业来到草店镇开 “荒”——淮河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观音寺、石庙、大石、王子城、檀山五个村流转林地2万亩,其中荒山8000亩已开发种植油茶;随州华恒科技有限公司在雨蒙村流转林地10660亩用于生态旅游;腾宇公司在王子城村流转林地1万亩;武汉万安盛世集团有限公司在童家湾村、观音寺村流转林地9800亩,计划种植茶叶及茶叶生产;信阳五人集团在车云山收购3000亩茶园做品牌茶叶及茶叶深加工;另外还有从随州、安徽引进来的十几个公司流转林地种植各种药材及造林……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草店镇“绿色”经济迅速崛起。
“中国花菇之乡”,草店镇这块金字招牌也越擦越亮。
在草店镇羊肚菌种植基地里,十几个遮阳网大棚连成一片,棚内的菇床上,一朵朵羊肚菌冒出地面,乳白色的菌柄撑起蜂窝状的菌盖。基地负责人秦大海介绍,预计每亩出产鲜菌175公斤,折合干品17.5公斤,每公斤可卖1000元左右,是普通香菇收购价的10多倍,亩纯收入可达1万多元,是继香菇之后的第二个菌类富民产业。
传统香菇种植成熟,产能已近极限,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耀兴大海菌业公司联合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罗信昌,从事羊肚菌试验栽培3年多,从野生羊肚菌中分离、培育母种,再扩大繁殖,筛选出5个可供栽培的优良品种。经反复试种,他们突破了菌种选优和管理技术两大难题,总结出一套比较成熟的管理技术。
下半年将继续稳定香菇种植规模,同时全面推广羊肚菌,做好羊肚菌资料编印、技术培训、菌种生产、基地建设等工作,努力建成3至5个精品示范片,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助推产业发展。”草店镇党委书记王剑说。
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激活了草店镇沉寂的旅游资源。
“今年上半年,我们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车云采茶游’活动,吸引了不少本地和河南的游客前来采茶、休闲。”草店镇相关负责人说,“同时,檀山芍药园花开迎客,借助新媒体宣传推介,五一前后掀起赏花热潮。”
以茶为媒,对接信阳,草店镇贯通了鄂豫两省车云山旅游公路,实现两地游客跨省互通,旅游资源绽放出夺目光彩。
车云山千佛塔、观音寺、石头记森林、柯家寨古村落、二妹山风电场、佛祖寺、檀山芍药园、紫金山水库、游河水库……数十个旅游景点,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还有观光农业,草店镇整合茶园、寺庙、山泉、古寨、风车等元素,将这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以及观光农业有机结合,积极打造出“访古柯家寨,筑梦石头记,祈福观音寺,品茶车云山,登高千佛塔,极目风车群,远眺南湾湖,避暑农家院”的自驾游精品线路。同时,按照“一处一景、处处皆景”的构想,逐步形成三月礼佛、四月采茶、五月赏花、六月数星星的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我们还将加快柯家寨古村落、檀山芍药园、佛祖洞、观音寺、石头记森林大牧场、二妹山风电场等旅游景点建设步伐,形成多景点开发、多资源投入、多角度推广的‘全域旅游’整体氛围。”王剑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