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随州>旅游信息
奏响旅游欢乐颂——随县掘金“旅游+”打造全域旅游纪实
  • 发布时间:2016-06-18 10:41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admin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美丽随县,炎帝故里,华人老家。

    新随县成立7年来,咬定“旅游活县”战略不放松,年接待游客量从89万人次增至712万人次,旅游收入从6亿元增至46亿元。今年,该县跻身湖北“全域旅游示范区”。

    如何下好“全域旅游”这盘大棋?该县提出:“按照‘旅游+’思路,融合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连日来,记者走访随县的景区、景点、部门、乡村,触摸炎帝故里旅游欢乐颂的韵律。

全新视野 县域内外大融合

    “淮河之源,盘古之乡”的桐柏山,分属鄂豫两省的随县和桐柏县。曾因两地分割开发,游客只能“游半山”而不尽兴。最近,两地商定“一体规划、共同开发、分享收益”的合作模式,着力联手捧热桐柏山。

    “这是新视野带来的新思路”,随县县长毕道丽说 ,“随县旅游,要在全省‘鄂西圈’中寻找定位,在全国旅游大局中寻求突破。”

    近两年,随县先后赴河南、浙江、江西等地“取经”,坚定“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内强实力,外拓空间。

    该县整合交通、林业、金融、文化等各类项目资金向旅游倾斜,一举推出生态随县、洁美随县、畅通随县、绿满随县、小城镇建设与农房改造等“五大工程”。

    全县旅游资源大组合,串联出“听编钟、拜始祖、泡温泉、登金顶”和“玩漂流、拜始祖、泡温泉、登金顶”两条旅游线路,推出“拜祖文化游、度假养生游、探险体验游、乡村休闲游”四大旅游精品。推进旅游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涌现出昱辰农业、神农牡丹园、生态红酒庄园等十多家“三业一园”的经济实体。

    炎帝故里景区突破行政区划,联袂位于曾都区的擂鼓墩古墓群和编钟博物馆,向5A级景区发起强力冲锋,力争实现随州地区5A景区零的突破;草店镇打通本镇茶园与河南信阳茶园的旅游公路,实现两地游客跨省互通。

    “对接大武汉,挺进大中原”。《炎帝故里,生态随县》视频在武汉地铁站播放;西游记文化公园派出文艺队,活跃在襄阳、南阳、岳阳等8个中南客源地;县级旅游专班频频出动,赶赴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西安丝绸之路旅博会、海峡旅游博览会,为随县旅游摇旗呐喊。

    整合效应,带火了随县旅游。西游记文化公园景区负责人郑春兵说:“每个周末接待两万多游客,客房持续爆满。”

全民动员 干部群众齐上阵

在今年的随县旅游工作会上,淮河镇等24个单位分享了225万元的旅游奖金。

    除了重奖,随县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作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全县列出149项旅游工作任务,分解到镇、场、景区。每个项目背后,都有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项目进度列入效能建设和年度考核范围。在年度考核体系中,旅游权重从1分猛增到5分。

    “拿满这5分不容易。”洪山镇党委书记王笠说,“今年要完成11项硬任务,仅第一项,就包含‘洁美家园’、育林防火、建房管控3个内容。”

    “压力山大”!各地围绕“军令状”展开竞赛,全县旅游开发呈“井喷”之势。

    

    今年3月初,随县1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其中生态旅游和新能源项目有8个,瞄准青山绿水投资40亿元;柳林镇以明玉珍故里景区为中心,展开寺庙修复、公路扩改和生态农业等工程;淮河镇依托广阔山场,引来神农部落、玉皇顶道教文化园和万亩牡丹园落户,三大旅游项目一期投资近10亿元……据统计,全县在建重点旅游项目21个,计划投资25亿元。

    随县旅游开发的热度,湖北大学建筑设计专家王炎松有切身体会。4月7日,他本应邀去淮河镇龙泉村作景点规划,却被熟人抢先接到小林镇红酒庄园,当天下午,又被请到草店镇的车云山茶场,上演了一出“三家景点抢专家”的好戏。

    通过实施危房改造、“洁美家园”、“绿满随县”等工程,“全域旅游”工作覆盖到全县381村、社区。72岁的农村老党员涂光启带头义务植树,他说:“看到村子越来越美,心里就舒坦,干活儿的劲头也大了。”

全景随县 一草一木皆关情

    随县是农业大县,广大农村无疑是“全域旅游”的重点和难点。走访随县农村发现,旅游开发同样热度不减。

    古树掩竹园,芳草衬红花。万福店农场潘家湾,一派田园风光,养眼养心。“为建好‘乡愁版’新村,我们没少花心思。”村支书潘祥树讲起新村来历。为建好潘家湾,村里多处考察,反复比较,最后敲定“就地改造”:依据整体规划,拆除一部分危旧房,保留结构较好的房屋进行改造翻新,并配套各类基础设施。清除所有影响美观的杂物和建筑,保留古树、竹园,增设水面、绿地、健身广场,村庄美化就地取材,废弃的砖瓦砌水沟,本地的石头垒花坛,瓦缸瓦盆做盆景。

    “潘家湾模式”节俭实惠效果好,成为不少经济薄弱村的样板之一。今年,北京大美城乡规划设计院院长王子夫欣然担任随县旅游首席顾问,他多次进村入户调研,着手打造“随县版乡村游”。

    毕道丽说:“要把全县建成大景区,即使是常规工作,也要使出超常之力。”这句话,彰显随县抓旅游的决心和韧劲。

    今年,随县新增林地面积12万亩。记者走访发现,几乎所有新栽苗木都是高品质的景观树,不乏紫薇、栀子树等名贵树种。县林业局局长李贵辛说:“全县绿满行动向旅游靠拢,淘汰了大白杨、梧桐等常规树种,栽下的苗木必须符合景观标准,才能达标。”

    银杏树与红叶石楠高低交错,红绿相间,地面花草覆盖。随县三里岗至洪山镇路段,流动的风景线,美不胜收。据了解,这里是正在建设中的“百里画廊”,沿线打造乡村旅游景观带,延绵百余公里,整体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

    近期,柳林镇启动了12.6公里的旅游公路扩改工程。但是,道路的计划指标还没下来,意味着该镇要承担所有工程费用。“先把路修好,方便游客通行,等指标下来,再把资金缺口补上。”镇党委书记邓晓菲说,筑路指标超前“消费”,其目的,是加速推进“全域旅游”。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