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随州>旅游信息
随州古山寨旅游渐成气候
  • 发布时间:2016-06-15 09:41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系统管理员
打印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登山节日之一,人们登山采艾,祈福避邪。昨从部分户外爱好群获悉,太白顶田王寨、高城三家寨、洛阳围山寨、广水北三寨等我市知名古寨已成为人们登山祈福的好去处。这些古山寨还吸引了武汉、孝感、信阳、南阳等周边城市户外爱好者前来。

    6月10日,随州“美心”户外群的驴友们从大峡谷路线登上随县太白顶风景区田王寨,沿路听溪水叮咚,观刀削峭壁,赏千尺瀑布。有驴友作诗纪行“峡谷无路墩为桥,石壁无梯手并足。欲走峡谷赏奇景,须练猿猴好功夫”。而到了山顶古寨,大家更生感慨:古人在如此远离交通要道、集镇村庄的险峻之地修寨筑墙,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这是一个何等艰辛的工程!

    随州境内究竟有多少古寨?据有关资料,应该在400座以上,其中曾都区和随县范围就有287座(含山寨、水寨、土寨)。古寨作用有三:一是官方屯兵防守所用。如随县唐县镇邱家寨,可屯兵200人以上。二是民间避乱躲匪之用。这类古寨占到整个古寨数量的八成以上。三是少量边境地区山寨,为土匪占为老穴。

    随州古寨修建于什么时候呢?从历史资料看,最早当在周朝时期。现存大部分古山寨修建的时间在清朝咸丰年间至民国时期。这段时间,国家内乱外患,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对山寨防卫需求强烈。而在社会稳定时期,山寨往往用来作为寺庙,因而形成随州历史上的寨庙合一现象。曾都区洛阳镇围山寨上,现存一块立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古碑,就记载了围山寨当时作为寺庙的四界范围等内容。

    每一座山寨都有一段故事。随县柳林镇白林寨残存的碑文记载:“自汉姚期兵屯于此山,嗣是代代居人,依为保障。”证实白林寨最早为东汉大将军、安成侯姚期的屯兵之寨。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宋军孟宗德(《随州志》载为孟宗政)部在殷店镇鸭儿山依托山寨击败南侵的金军,擒获金国元帅完颜赛不的妻弟王丑汉,此战被载于《宋史》。1939年5月,中国军队第13军328旅655团、656团集中8门迫击炮,全歼了占领高城三家寨的日军。1940年6月,李先念率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攻取洛阳围山寨等顽军据点,开辟了随南白兆山根据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结束了战乱和匪患,那些屹立山巅的寨堡,失去了往日的功能和繁荣。近年来兴起户外运动热,古寨神秘的面孔引起人们关注。但随着社会发展,一些本来人迹罕至的古寨遗址也成为了风电、太阳能发电或石材开发的区域。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利用古寨资源的关系,已成为一个新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