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发改委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治理水平等重点工作,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细化帮扶举措,提升帮扶实效,切实推动帮扶点洛阳镇九口堰村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挂上项目建设“加速档”,迈出发展“新步伐”。九口堰村是曾都区打造洛阳镇全域旅游建设的重要点位,辖区内拥有新四军五师纪念馆、百美村庄、百美驿站等丰富红色文化和乡村旅游资源。到2024年10月,预计洛阳镇的民宿及纪念地景区客房数量将达450间,床位600个。由于目前洛阳镇没有布草洗涤厂,所有需洗涤的布草需自行送到市区去,人力成本和运输成本较高。为配合洛阳镇全域旅游建设,配套文旅产业发展,市发改委驻村工作队与九口堰村“两委” 积极谋划布局乡村布草洗涤产业,按照“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共同投资管理的发展模式,着力构建“ 村集体主办、合作社经营、农户参与”的布草洗涤产业发展共同体,推进项目落地生效。该项目预计总投资80万元,建设布草洗涤厂房500m2,年收入50万元左右,建成后降低该区域民宿及酒店的运营成本,可实现该村10余名脱贫户在家门口就业。
二是下好完善设施“先手棋”,干出担当“新作为”。2024年2月,驻点村九口堰村遭遇连续冻雨和间断性的大雨、暴雪、冰粒、雨夹雪等自然天气灾害,村内多处机耕路、灌溉沟渠严重损坏,多处山体出现滑坡,极大威胁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驻村工作队坚持以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第一要务,积极对接派驻单位,争取灾后重建项目资金,经过多次汇报与沟通协调,为驻点村争取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灾后应急恢复重建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10万元,资金用于修复山体滑坡4处,堰塘1口,沟渠800米,机耕路1000 米,切实保障了驻点村2000余名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三是挑好基层治理“金扁担”,奏响幸福“和谐曲”。九口堰村版图面积较大,村民住所较为分散,部分村民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难以及时反映给村“两委”,导致在村级各项事务的参与度不高。为拓宽群众的渠道,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驻村工作队深入贯彻落实共同缔造理念,以湾组为基本单元,以解决群众生活难题、改善人居环境等实事小事为切入点,从共商共谋入手,搭建群众民情沟通平台,建立健全“1+4”(村党支部+片长、党员中心户、湾组长、群众代表)共商共谋长效机制,分别负责各项村级事务的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以及发挥宣传员、组织员、信息员、劝解员等作用,实现群众的事,大家商量着办。自建立“1+4”共商共谋长效机制以来,九口堰村参与协商谈话村民达500多人次,累计收集政策落实、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村级监督等民情民意800余条,推进九口堰红色纪念地改造升级、桃源河河道整治扩改、土地非粮化整改等重要项目8个,调解矛盾纠纷30余起,村庄面貌明显改观,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